《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下月起實施
去年我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3500多億元人民幣,占全國餐飲業營業總額10%左右。對此,食藥監部門已經通過多種手段和技術支持加大對網絡食品安全的監測和違法查處的力度。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副司長范學慧在日前舉辦的“2017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上透露,《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辦法按照線上線下一致原則,強化網絡餐飲服務經營信息的公開,明確網絡餐飲服務中第三方平臺、質檢網站的責任義務,明確送餐和送餐過程的管理問題。
范學慧表示,為解決當下食品新業態帶來的監管空白,規范網絡食品經營行為、保障食品安全,國家食藥監總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去年根據《食品安全法》制定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今年又發布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都是旨在支持“互聯網+食品”健康有序的發展。
他指出,“互聯網+食品”當下在極大地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包括網絡食品第三方平臺的食品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對于入網食品經營者審查把關還存在漏洞;部分入網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不強,經營管理水平有限,經營條件簡陋,存在食品安全隱患;與傳統食品經營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相比,網絡經營是虛擬市場交易,涉及的信息發布、第三方平臺、線上線下結算食品配送等法律關系更加復雜,同時也帶來了監管難度加大的問題。網絡食品銷售虛擬性和跨地域的特點給當前的行政管理、監督監管、案件查處、行政處罰、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都帶來了一些實際問題。
本屆中國食品發展大會的主題是“新時代,新消費,新零售”,重點探討食品企業如何促進新消費、如何打開新零售局面、行業如何進行轉型與升級、如何保證食品安全等。其中農產品的安全問題也是重要話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陳金發在會上表示,農業是食品產業的基礎,農產品安全是當下人們關注的重點。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確實是農業發展中亟需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為此,我國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是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目標,堅持綠色發展,切實保障農業產業發展和公眾“舌尖上的安全”。
“標準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的基礎。” 陳金發透露,我國將深入研究主要貿易國的標準設計,爭取在2020年將農獸藥殘留標準超過1萬項。同時,我國將加快建設果菜茶的標準園、畜禽養殖示范廠和水產化養殖標準化示范廠,力爭到“十三五”末實現規模生產基地全部按標生產。我國還將加快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線,規范農業投入品的使用行為,推動全國290萬家新型生產經營主體落實好安全間隔期和受藥期記錄。我國還將強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設應用,力爭“十三五”大部分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實現可追溯,推動生產經營主體自覺落實安全措施。
文/北青報記者 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