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干預,餐飲業有望疫后振興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原本熱鬧的餐飲行業,突然冷清下來。據統計,2020年春節某省餐飲業受疫情影響,臘月二十八至正月初六開工率僅為28.27%,正月初七至正月二十僅為4.89%,隨著疫情防控成效積極發展,截止3月16日復工率65%,但客流卻只占到疫情前35%,虧損狀態嚴重。根據目前情況預計,今年2月至4月餐飲業營業額同比下降將超過72%,從業人員數量同比下降將超過48%,餐飲業低迷狀態將覆蓋2020年上半年。
餐飲業堂食逐步開放,客流仍嚴重不足
按照目前的政策,餐飲業營業在做好防控的同時只允許隔桌開放,餐位數減半營業;營業前置仍需街道或社區審批,相關物質準備、人員培訓、防控流程、人員資料等手續繁雜;更重要的是疫情即使往好的方向發展,全民消費信心仍處谷底,兩個月的“閉關”已形成慣性,并對食品餐飲類消費的安全性產生一定恐懼,信心的恢復需要過程。
政策層面積極救市,但收效甚微
根據國家政策對微小企業實施社保減免政策,餐飲業也同樣受益,可市場的實際情況是:小微的餐飲業社保政策基本還不完善,反而完善社保的大型餐飲企業卻不能享受4個月的減免政策,而越品牌越大型的餐飲企業受疫情影響更嚴重,人工、房租等成本在現狀態就已經不堪重負。如果完善社保的大型企業不能享受該政策,則對于餐飲業實則無效。
餐飲業的重災區在品牌企業大型企業,急需關注與扶持
由于大型品牌企業運作規范、雇員眾多、場地面積大、固定成本支出龐大,如果不營業或虧損狀態90%很難撐過2-3個月。然而這類企業是餐飲業的領軍者,是社會責任的擔當者,是就業人員的集中地,是農業產品流通的重要終端。固扶持餐飲業應首要扶持大型品牌企業,以惠及全行業全社會。
建議政府對這樣的老字號、大型品牌企業出臺專項扶持,包括社保、稅收減免、金融等方面,落到實處方可重振餐飲業。
餐飲業最亟待的,不僅是消費刺激手段
最近各地均在出臺刺激消費的一些手段,基本以送券為主,以達鼓勵進店消費的目的。但現在最關鍵的,是提振消費信心,只要消費信心恢復又何須優惠減利引流?比如一些地方的父母官親自下館子,這就非常正面,應廣泛推行并傳播。然而在信息流混雜的當代,不計其數的自媒體一直在唱衰餐飲業,此類文章在網絡上比比皆是,這是在給危機中的餐飲人增添焦慮、影響判斷、打壓信心。信心的提振,媒體與傳播渠道至關重要,應該給餐飲業更多正肯的、積極的預判與引導。
此外,建議政府搭臺,發揮行業協會行業媒體優勢,整合行業優勢品牌與品質產品,開展區域或菜系線上美食節,通過復工食品安全宣導、優惠派發、整合傳播等持續性的手段,提振民眾及行業信心。
轉載至:紅餐網